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22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09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6-27 16:54:01 是否有效


22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六月十一日

老军乡:三绿并举厚植和美老军生态底色

县应急管理局:三加三到位工作法落实临灾叫应叫醒机制

县教育局:精准发力赋能教育提速增质

县自然资源局:聚力提升治理质效高效保障要素供给


军乡:三绿并举厚植和美老军生态底色

扩绿增量。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因地制宜、提质增效的原则,不断深化扩绿提质生态建设,组织动员干部群众60余人到老军乡养殖园区项目建设点义务植树,栽植各类苗木1300余棵。全力打造生态惠民美丽乡村,全力推进丰城新村口袋公园绿化提升行动,补植栽植小白榆、海棠、云杉等树苗1700

棵。做好增厚绿色家底生态文章,组织乡、村两级河(湖)长常态化开展巡河湖,深入开展人居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持续提升全域生态环境水平。

护绿固本。探索建立林长护林员监督员管理机制,组织生态护林员开展培训,线上线下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和水平。压实属地责任,充分发挥林长制利剑作用,各级林长分片把守巡山护林,实现全乡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持续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既有成果。全乡共有乡级总林长2名,乡级林长11名,村级林长10名,村级副林长10名,生态护林员36今年以来,开展巡林264

兴绿富民。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以1.5万亩中药材、玫瑰种植基地为核心,全力打造优势林草产业2025年引进中药材药食两用生产线1条,玫瑰花酱、玫瑰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2条,建设甘草、黄芪等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600亩,有效拓宽群众增收空间,持续释放森林草原经济效益。立足玫瑰产业发展优势,整合资金建设老军乡玫瑰庄园,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助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老军乡  王盛林


县应急管理局:“三加三到位”工作法落实临灾“叫应叫醒”机制

一是互联共享,预警信息互通到位。县委、县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建立起横向到达部门、纵向直达村社一线的通讯联络制度,将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统一纳入通讯录、工作群,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即时叫应到各级责任人。同时,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会同气象、自然资源、水务等涉灾部门建立健全极端天气会商、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及临灾叫应叫醒等数据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借助应急预警信息,积极推动低温冷冻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横向互通,实现优势互补、聚集合力,着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问题短板,努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时效性和覆盖面

二是叫应叫醒,预警响应即时到位。在气象、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预警时,县委、县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和指挥调度,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全员在岗进入临战状态,通过应急广播、应急大喇叭、应急报警器以及鸣锣等手段,对独居老人、伤残人员、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每户一对接转移责任、每村一台账转移清单、每镇一张网转移体系。至目前,全县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及12个社区,均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了叫醒叫应机制,确保在发生灾害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是统筹分类,防范措施准备到位。由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重点涉灾部门分灾害类别发布预警信息,县气象局发布暴雨、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县水务局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做到各类预警信息发布早、快、准、广、实。并根据相关信息情况,及时启动不同类别的应急响应等级,指导乡镇、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做好河沟道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作。                              县应急管理局 磊)


县教育局:精准发力赋能教育提速增质

聚力引培赋能强队伍。为山丹一中引进紧缺学科教师和高层次急需人才21名,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组织361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及省市县培训,24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南京建邺区跟岗学习,全面提升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组织12名中小学书记、校长赴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考察学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方法,借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增强中小学校长治校办学水平。

聚力数字赋能强基础。加快教育数字化建设,投入190万元完成南关学校、东街小学校园网络改造升级,建设信息科技未来教室1间,建设智慧教室3间,科创教室5间,配备智慧平板165台,引进学境智慧课堂教学应用,用足用好优质数字资源,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投入50万元完成清泉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夯实教育数字底座,打造数字化教育新形态。

聚力教研赋能强质效。建立3个城区学校教研共同体和3个农村小学教研共同体,6所城乡学校结对开展联盟教研8次。建立2个市级教研基地,14个初中学科、10个小学学科和1个学前教育学科县级教研基地,推行四维联动教研模式【县域统筹基地示范、片区、联盟共享校本深耕】,开展教材教法、同课异构、送培送教活动5次,以教研促动课堂质效。落实教育质量调度机制,召开教育质量调度会3次。发挥研讨、联考平台作用,组织27名教师参加全省精准施策,高效备考中考复习策略研讨会,100名教师参加全省高中复习研讨会,着力提升教师中高考备考能力。

聚力人才赋能强创新。抓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遴选全县九年级优秀学生100名组建2个创新班,进行“0.5+3”【初三第二学期高中三年】贯通培养,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组织5支中小学代表队参加第一届张掖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大赛,围绕MakeX系列工程挑战赛、VEX系列工程挑战赛、SuperAI超级轨迹赛、太空电梯工程设计专项赛等8项赛事,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

                                                        (县教育局  徐世银)


县自然资源局:聚力提升治理质效高效保障要素供给

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县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8个乡镇、中农发山丹马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山丹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5份,规划条件通知书21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2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份,规划竣工验收9份。

加强用地要素保障。紧紧围绕全县三个清单重点项目,做好各类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至目前,腾达西铁高品质生态合金节能循环经济项目、河西煤炭集散中心等4个项目已上报审批完成,面积66.0174公顷,供应项目用地14宗,面积86.29公顷,收缴土地出让金3536.09万元,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4.54公顷。审批临时用地13宗,面积103.1163公顷,缴纳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495.59万元,设施农用地备案11宗,面积54.4724公顷。

强化矿产资源管理。积极与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接,加快推进山丹县东水泉东煤炭勘探探矿权出让工作,目前已发布挂牌出让公告。加强矿业权出让核查及采矿权登记审查工作,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督促花草滩煤矿、东水泉煤矿和山丹县红崖子冶金用石英岩矿缴纳采矿权出让收益6581.994万元。            (县自然资源局  曹义山 王治国)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