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23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155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7-11 10:16:45 是否有效

第23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位奇镇:多维发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陈户镇:聚力改善人居环境  扮靓和美乡村颜值

    ●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执法齐亮剑  铁腕治超保平安

    ●城北工业园区:三个坚持筑牢园区生态屏障


位奇镇:多维发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锚定目标,集中精力“建”项目强根基。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保障等领域,构建“政策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入机制,累计整合各类资金5100余万元,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以工代赈、亚麻籽加工基地、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12项,形成“政策+项目+资金”协同发力的良好态势。

厚植优势,优化环境“聚”项目蓄动能。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双轮驱动模式,对接洽谈锡航农林饲草种植基地、华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期)等项目6个,成功引进蔬菜种植加工、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脱水蔬菜加工基地改造提升等优质项目3个,总投资达1.5亿元,进一步“建基地、延链条、聚集群”,持续提升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靶向发力,强化督导“促”项目提质效。建立健全“任务书+责任图+时间表”三个清单,13名科级干部担任项目点位长,带头深入一线抓服务、督进度,主动下沉项目现场协调解决用地审批、设备进场等难题7个。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提升、集镇人居环境整治等5个重点项目提前竣工,以“项目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位奇镇  李瑞华)        


陈户镇:聚力改善人居环境扮靓和美乡村颜值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一盘棋”。建立“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整治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形成“头上有指标、肩上有担子、身上有任务”的良好工作局面。按照“周巡查、月调度、季考评、年总结”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并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纳入村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挂钩。成立专项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各村整治进展、成效及长效机制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聚焦痛点难点,强化机制“治难点”。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分类施策、整村推进”模式,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累计完成卫生厕所改造2277户。健全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全镇16个村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和乡村保洁员61名,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发动劳力800多人(次),动用机械台班30台(次),整治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塘沟渠、田间地头等区域的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搬迁河道养殖场2处,疏通河道沟渠4.3公里,清理粪堆和柴草堆13处,清运生产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193吨,全镇生产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成效初显。

坚持共管共享,巩固成效“持久美”。以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通过村规民约、积分兑换、“美丽庭院”评选等多种形式,将村民参与整治、垃圾分类、庭院整洁等行为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和日常维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将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动态陈户”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和悬挂横幅标语、入户走访等的方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政策标准和先进典型,营造“环境整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执法齐亮剑铁腕治超保平安


强检查、重管控,把牢治超工作“源头关”。组织执法人员对县域内工矿企业、砂石料场、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等货物集散地进行全面排查,现场检查企业的出货台账、称重记录等,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治超主体责任。建立货运源头企业监管台账,与40家企业签订《货运车辆安全规范装载承诺书》,发放《依法整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告知书》60余份,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行为。落实公安交警、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监管责任,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对本行业范围内货运源头企业实施监管,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安全监管与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有效衔接。

强联合、严执法,形成治超工作“聚合力”。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制定《联合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会商和治超联席会议5次,与公安交警组成联合执法小组,采取“5+2”“白+黑”、错时执法、“定时+突击”的执勤方式,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巡查,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至目前,共查处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152起,行政处罚22起,卸载货物4029.8吨。严格落实跨区域信息抄告制度,及时将查处的超限超载信息通报车籍所在地交通运输部门实施“一超四罚”,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努力营造不敢超、不想超、不能超的道路运输环境。

强自身、促提升,打造素质过硬治超“主力军”。从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入手,采取集中学习、专家辅导、会议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等综合培训12次,补齐业务知识“短板”,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业务素养,坚决做到执法行为文明、执法程序规范、法律依据准确。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廉政教育,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4次,不断增强执法人员廉洁自律意识。              

(县交通运输局  梁科安)        



城北工业园区:三个坚持筑牢园区生态屏障


坚持以水为脉,筑牢绿色生态发展。广泛传播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紧迫需求,有效提升园区节水工作整体水平。深入企业开展节水宣传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份,悬挂横幅8条。严格执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持续强化工业节水管理,2家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8户重点工业用水企业加强废水循环利用,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坚持防治结合,推动生态持续向好。聚焦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以治理园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深入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对园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67户次,排查整治各类问题81处。持续抓好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常态化督促重点企业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固废堆场“三防”措施,园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三线一单”,推动政策全面落地。坚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硬性约束,助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按照“三线一单”产业定位、管控要求,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制度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入园项目准入方面的应用,把好园区项目准入关,重点从项目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2024年共审查入园企业21家,符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20家。

(园区办  宋加勇)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