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25期
索引号 | 6207250037/2025-00158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5-07-21 10:32:48 | 是否有效 |
第25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七月九日
●县水务局:整治农村水顽疾 筑牢民生水防线
●县科技局:打好科技服务组合拳 擦亮发展创新底色
●县人社局:“三点发力” 破解民生难题
县水务局:整治农村水顽疾 筑牢民生水防线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构建协同攻坚新格局。围绕农村供水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焦点问题,成立由县水务局牵头,县纪委监委、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山丹县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计划》,逐项细化任务分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高效协调解决农村饮水工程推进中的38项堵点问题,切实打通供水运行管护“最后一公里”。
二是深化排查整治,确保问题整改全覆盖。围绕农村供水领域4大方面23项突出问题,组织专项督查检查3次。全面完成自查自纠问题整改30个,妥善办结群众投诉信访事项10件。严格落实水源地常态化巡查与水质检测制度,累计组织安全排查4次、水源巡查364次,完成水质检测88份,合格率保持100%,有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三是聚焦民生需求,夯实饮水安全硬支撑。针对农村供水管网破损老化严重的突出问题,加快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实施3项农村人饮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改造人饮管网76公里。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城镇供水保障、东乐镇地下水超采治理人饮供水、李桥水库至东乐水厂引水及供水保障等重点工程。新建水厂2座、蓄水池6座,敷设供水管线75.62公里,有效解决城区、东乐等5个乡镇及花草滩、山丹一中、城北工业园区的供水保障问题。
(县水务局 郑国阳)
县科技局:打好科技服务组合拳 擦亮发展创新底色
一是强化项目引领,精准赋能产业升级。紧密对接省市重大科技战略部署,深度挖掘县域产业优势与创新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系统梳理各类科技项目与成果,精准指导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有效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年内累计入企服务科技型企业60家,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9项。成功立项实施10项(立项率34.5%),争取到位项目资金325万元,同比增长333.3%,占全市比重达26%,为产业迭代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落实科技政策,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开展“政策直通车”宣讲活动,特邀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实地辅导,通过“面对面”把脉问诊,精准解读惠企政策,量身定制培育方案,现场解答研发归集、项目申报等实操难题。积极争取县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纳入科技部门预算,到位各类科技奖补资金120万元,为19家科技强县新明星企业兑现奖补93万元,为13家企业落实技术合同交易后补助14.21万元,切实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三是集聚创新资源,务实推动成果转化。深化拓展与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商科所等20余家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成功促成县内企业与2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2个,签订合作协议4项。登记技术合同98份,成交额达6.21亿元。登记省级科技成果20项,实现转化10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县科技局 董金凤)
县人社局:“三点发力” 破解民生难题
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筑“基点”。深化推行“免申即享”经办模式,扎实开展困难人员“代理办”“上门办”等暖心服务精心组织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规范运行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创新实施“综合柜员制”与社银一体化服务模式,有效整合双方渠道与资源,显著提升服务效能与覆盖范围。今年以来,直通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个,承办“打包办”业务116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1677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力攻坚根治欠薪顽疾破“难点”。 聚焦“前端预警、中端调解、末端执法”关键环节,常态化深入用人单位、用工企业生产开展劳动维权与政策宣导。联合多部门开展“护薪行动”,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创新采用“五个一”县级领导包案化解机制,重点攻坚政府国企欠薪问题。强化执法协作,依法严厉查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不执行判决裁决案件,协同法院、公安局提升治理效能,力争重大存量欠薪案件限期清零。上半年,调处欠薪投诉案件430起,为2416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731.74万元,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亮点”。新设立“劳动纠纷调解室”、“职企解纷驿站”,一站式高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联合县法院、园区办设立“企业家会客厅”,精准征集企业诉求,开展“定制式”普法。推行“仲裁员、法官进网格”机制,实施“仲裁置换+司法确认”工作法。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力量,强化矛盾风险预警与提前介入,推动纠纷源头预防与就地化解,将“枫桥经验”延伸至基层,构建“小事不出园区”和谐格局。至目前,共调处劳动争议74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努力营造“零纠纷、零诉讼”劳动用工环境。
(县人社局 石缘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