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29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16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8-14 11:29:18 是否有效

第29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八月八日


●老军乡:破解“彩礼难题”,引领“婚俗新尚”

●县民政局:分层分类精准救助织密困难群众幸福保障网

●县司法局:“多维发力+精准执法” 聚力打造行政执法“县域样板”

●县科技局:科技创新“连环招”  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老军乡:破解“彩礼难题”,引领“婚俗新尚”


下好“先手棋”,制度护航破除陋习。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5次,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包抓清单,构建“上下协同、全民参与”的乡村两级联动责任体系。依据《山丹县彩礼倡导标准和定聘迎娶礼仪指导规范实施意见(试行)》,指导10个村结合实际,将彩礼限额、宴席规模、随礼标准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唱响“主旋律”,双线联动凝聚共识。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等方式普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念。利用“和美老军”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推送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文明婚俗知识等内容30条,引导群众抵制陋习、摒弃攀比。截至目前,党员干部签订抵制高额彩礼承诺书400份。

当好“贴心人”,上门疏导化解心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作用,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以“面对面”方式,用“家常话”讲清道理,以“小切口”阐释移风易俗意义,帮助群众树立正确婚丧观念。截至目前,已走访入户100余户,开展面对面宣讲4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份,解开群众思想“疙瘩”20个,持续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在老军乡落地生根。

(老军乡  王盛林)        


县民政局:分层分类精准救助 织密困难群众幸福保障网


构建层级体系,打造立体综合救助格局。依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联动民政、社工、公安、司法、教

育、人社、住建、医疗、残联等多部门力量,加强数据共享、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形成主体突出、多方协同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今年以来,推送因病致贫风险重病患者医疗救助、享受大学生资助政策等对象446人,新增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298人,联动落实住房保障政策56户,实现困难问题与急难事件“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聚焦精准施策,织密困难群众保障网络。通过线上数据预警、线下入户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摸底,精准定位救助对象。按照“凡进必核”原则,依托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数据库,全量复核新申请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全面落实“三类人”“单人户”施保政策,切实提升救助针对性和时效性。至目前,新增城乡低保对象498户730人、特困供养38户39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人、低保边缘家庭318户731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60户134、防返贫监测对象10户38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超5011余万元,惠及2.11万人次。

创新机制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效能温度。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提升救助效能,“线下”融合乡镇、村(社区)乡村振兴与民政工作力量,统一服务窗口与认定流程;“线上”推广“张小助”微信小程序,推动“掌上申请办理”,确保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政策并轨实施以来,全县10704户18237人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已受理群众来电及网上申请230余人次,落实救助92户189人,实现低收入人口“一门入库、动态监测、分层管理、分类救助”。      

(县民政局  周晓霞)        


县司法局:“多维发力+精准执法” 聚力打造行政执法“县域样板”


传导压力明责任,拧紧履职“责任链”。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暨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履职专题会议,督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细化分解建设目标,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坚决杜绝责任虚化、落实空转。采取“领导带队+专班跟进”督导模式,深入14个重点执法部门和各乡镇开展专项指导,直击执法痛点难点,精准传导“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治要求和工作压力。

清单管理定航标,明晰执法“任务图”。以《山丹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为指导,紧扣完善工作体系、提升人员素质、规范文明执法等6个方面,编制《山丹县规范行政执法任务清单(2025)》,全面梳理全县42个执法部门57项年度重点执法任务,厘清执法职能职责,明确执法标准边界,努力推动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清单化、精准化、高效化。

专项督查固根本,筑牢规范“防火墙”。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督查检查行政执法部门“三项制度”、柔性执法、执法案卷规范化等落实情况,对31宗行政处罚案卷全流程检查并“一对一”反馈,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2份,通过“专项督查+案卷评查+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以“硬监督”促行政执法规范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伴随执法促提升,校准服务“新标尺”。推行“伴随式”执法监督与联合执法特色模式,印发《山丹县2025年县直部门联合执法计划》,将18个部门101项执法事项整合为14个领域28个批次跨部门联合执法任务。行政执法监督人员随同执法队伍赴现场,就执法人员规范着装、亮证执法、文明用语、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及全过程记录等情况,开展“伴随式”监督3次,反馈整改问题6条,有力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县司法局  党妮娜)        


县科技局:科技创新“连环招” 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精准服务出实招,破解企业创新难题。建立“三问三送”服务机制,通过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送政策、送服务、送资源,深化科技企业全覆盖包抓联机制,常态化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创新难题。创新推出“预辅导+预审核”工作机制,累计服务企业60余家次,解决技术难题38项,实现从企业申报入库到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

多维宣贯见实效,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政策宣传体系,通过“众创空间”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科技创新”专栏等平台,实时推送最新科技创新政策,精心编制《科技政策选编》《惠企政策明白卡》等实用手册,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开展“送政策入企”专题活动。同时,针对企业发展需求,邀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来丹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申报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落地见效。

科技赋能促发展,激活企业发展动能。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目前,已促成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4项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基地2个;累计登记技术合同98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1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0项,成功转化10项,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了宝贵的实践平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县科技局  董金凤)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