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31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20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8-28 16:04:16 是否有效

第31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老军乡:四个“聚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马营镇:探索“三条链”新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县交通运输局:多维发力筑牢公路安全防线

●县审计局:铆足“四劲”助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老军乡:四个“聚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反馈问题,整改有力度。紧盯各级督查反馈问题,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狠抓问题销号落实。坚持反馈问题整改同全乡自查自纠“两手抓,两手硬”,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等方面重点内容,组织两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全乡10个村问题整改资料进行再检查、再审核、再反馈,推动“点上整改”向“面上提升”延伸。至目前,各级督查反馈问题已整改完成52个,自查自纠整改问题42个,全乡问题整改工作更扎实、成果更稳固、成效更明显。聚焦政策落实,帮扶有精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活用好“一键申报”和“831”防返贫工作机制,建好防返贫监测“三个动态库”,常态化推进“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健康帮扶、稳岗就业和兜底救助等重点工作,确保帮扶政策落地落实。至目前,296户621人纳入“疑似风险库”,10户31人纳入“动态预警库”,85户250人纳入“帮扶救助库”,摸排发放春季雨露计划55人8.25万元,小额信贷新增及续贷84.8万元,完成脱贫人口劳务输出3398人,核发一次性交通补助资金38人21900元。聚焦动态监测,入户有频度。坚持“六必访”“六必查”,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精准消除风险,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共开展常态化排查5轮次。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户6人,精准制定85户监测对象和580户脱贫户“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71户208人,风险消除率达到83.53%。聚焦产业就业,增收有高度。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深化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六个空间”,集中力量做优特色产业,帮助脱贫群众拓展增收空间,提升家庭收入。紧紧围绕“羊药花旅”四大特色产业,建设老军乡标准化养殖园区、玫瑰生产加工基地、玫瑰庄园,同时深挖长城历史文化内涵,大力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四个特色产业片区吸纳100余名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2万元,老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5万元。


大马营镇:探索“三条链”新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聚焦“产业链”,精心锻造乡村振兴“致富盘”。深入挖掘各村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中药材加工基地、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基地等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培育出“黑美人”“大西洋”等优质马铃薯品种,构建起以中药材、燕麦草种植以及孕马、牦牛养殖等为主体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至目前,累计培育合作社、家庭牧场123家,建成农家乐5家,持续拓宽多元增收渠道。抓好“文化链”,成功激活乡村振兴“密码本”。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双管齐下,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把村民的文明行为纳入积分制管理体系,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坚决抵制陈规陋习。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打造“乡村美食节”等群众文化品牌,全镇已成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54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紧扣“生态链”,牢牢把稳乡村振兴“绿色舵”。扎实开展“三清三改”专项整治工作,以公路主干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向全镇各村巷道和农户延伸,聚焦房前屋后、草场、道路、沟渠“四大区域”,牢牢把控村口、门口、路口、河口“四大关口”,全面清理各类垃圾和乱堆乱放杂物,推动镇域环境整治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20余次,清运各类生活、建筑垃圾杂物10余吨,拆除私建扩建网围栏200余米,清理粪土乱堆、村道乱占20余处,实现了从“短期清脏”到“长效管护”的转变。

(大马营镇  肖滋瑞)        


县交通运输局:多维发力筑牢公路安全防线


抓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全面统筹推进公路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工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切实消除监管盲区与工作漏洞,坚决做到靠前组织、靠前指挥、靠前部署,召开部署会议2次,确保全县公路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向明确、责任清晰、推进有序。抓责任夯实,“一张网”全面覆盖。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隐患排查责任体系,采取“全面排查+随机抽查”和“日常巡查+重点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紧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旅游景区道路等关键部位和公路高边坡、高填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等重点点位,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累计出动人员150人次,排查路段1300余公里,发现隐患15处,全部建立“一隐患一台账”,明确位置、等级、责任人及整改时限,确保隐患问题“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抓实绩实效,“一把尺”整改到位。针对已排查梳理的各类风险隐患,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精准管控、闭环销号整改机制,对需系统性推进的重点隐患,明确责任分工与工作流程,倒排工期、加压推进,全力加快整改进度。目前,已整改完成隐患15处,整改率100%。强化与公安、气象等部门常态化会商研判机制,持续提升风险预报预警精准度与时效性,提前备足应急人员、物资与专业队伍,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3期,前置应急队伍1支,装备物资300余件。

(县交通运输局  丁立伟)        


县审计局:铆足“四劲”助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铆足冲劲,在审计发现问题突破上实干巧干。充分整合财政、自然资源等5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深度分析挖掘共性与倾向性问题,提升审计发现问题的宏观性。强化电子数据关联分析,精准定位问题33个,审计精度明显提升。深入挖掘问题根源,不断拓展审计深度,加大审计现场走访核查力度,累计开展走访核查11次,覆盖被审计单位6个。铆足闯劲,在审计工作成果挖掘上提速提效。针对当前5个审计组实现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不均衡现状,组织专题培训覆盖全员48人次,积极引导各审计组将大数据手段作为提升审计质效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查找真问题、深问题,依托23个审计项目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至目前,出具审计报告9篇,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议27条。铆足韧劲,在依法文明审计上善作善成。严格落实审计取证、定性、处理、整改“四同步”工作要求,对审计证据、问题定性、法规引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梳理与审核,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法规引用准确率、结论合法性、审查通过率均达100%,无行政复议案件,充分体现审计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铆足狠劲,在内部控制监督上尽心尽责。着力加强中期汇报、撤点会议部署等工作任务清单化、条目化管理,聘用2家第三方机构1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计,开展审计项目4项,工作质效显著提升。强化内部管理监督,开展监督检查12次,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单位各类审计项目60个,发现并整改内部问题43个,为审计工作高效运转提供坚实“内部支撑”。

(县审计局  王西林)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