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32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204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9-04 16:31:43 是否有效

第32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李桥乡:三维发力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县民政局:“四个转变”重塑民生格局激活基层效能

●县市场监管局:“小计量”服务“大民生”精准监管提升市场效能

●县政务服务中心:“四链融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迭代升级


李桥乡:三维发力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生态“焕颜”,巡河护水保民生。严格执行定期巡河制度,常态化清理河道内“四乱”,依托“河长+网格员+志愿者”联防机制,扩大巡查覆盖面,确保岸线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切实提升河道环境卫生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至目前,累计巡河499余次,修复灌溉管网150米、检修检查井10座,同步开展农村人饮工程管网常态化漏损排查,实现供水设施管护覆盖率、故障处置及时率达100%。实事“暖心”,上门服务解民忧。针对老年群体养老保险认证不便问题,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逐户摸排全乡60岁以上老人情况,梳理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老人189名,建立专项服务台账,已完成36名老人养老保险上门认证工作。同时,为老党员送学上门,宣讲惠民政策,推广特色种养技术,开展防诈骗知识讲解2轮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用贴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产业“破圈”,激活发展新动能。立足本地黄参、蔬菜制种等特色资源,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协同模式,新建蔬菜制种、黄参等产业加工厂,形成闭环产销体系,稳定吸纳周边劳动力400余人,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打造名马庄园,盘活设施农业大棚,改造特色种植基地,试种人参果等5种品牌高端果蔬,持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至目前,已认定招商引资项目5个,认定资金10284.53万元。

(李桥乡  尤雁昭)        


县民政局:“四个转变”重塑民生格局激活基层效能


服务对象破界扩面。重点关注“夹心层”与“新兴群体”,建立动态排查机制,精准覆盖因病致贫家庭、新业态就业困难人员等“潜在困难群体”,着力拓展服务范围,实现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累计服务4.1万人次。推行“主动服务”,通过“民生需求大走访”和“一户一档”,及时响应群众物质、生活、精神需求,实现困境儿童“一人一档”,留守儿童监护确认书签订率达到100%。服务内容提档升级。构建“物资保障+服务支持+精神关爱”体系,推动“输血式救助”升级为“造血式赋能”,精准发放低保等救助资金5605.2万元。联动社会力量,提供就业培训,为1900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实施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项目,提供课业辅导、情感陪伴、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74场次,惠及儿童826人次。服务主体聚力协同。打造“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服务供给网络,搭建“山丹民政服务资源池”,整合政府救助资金、社会组织服务、企业公益资源,累计注册志愿者2.8万余名,492支队伍提供服务6000多场次。通过“线上派单+线下接单”匹配供需,引入15家社会组织,开展助残培训3场次,80人受益。服务方式数智提效。构建“智慧化、标准化、多元化”服务体系,建成智慧养老平台,适老化改造备案审核通过680户,为934名居家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健康安全,成功处置紧急事件686起。依托网格+大数据,上半年新增低保对象407户584人、特困人员38人,完成婚姻登记5.6万余条信息电子档案追加,婚姻登记联网审查合格率100%。

(县民政局  宁锦娟)        


县市场监管局:“小计量”服务“大民生”精准监管提升市场效能


聚焦民生关切,开展精准“上门服务”。组织计量技术人员深入全县各集贸市场、大型商超、首饰加工制作店,免费强制检定电子秤、台案秤等计量器具68台件,对不合格器具责令停用并限期整改,累计处理行刑衔接案件1起,没收计量器具2件,罚款0.3万元。完成全县加油站内燃油加油机周期检定,确保每台加油机计量准确、铅封完好。逐步保障民用“三表”计量准确度,深入推进计量治理,打击违法行为,处理计量不准确案件1起,罚款0.05万元。加强医疗机构血压计等医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监管与服务,为健康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助力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技术帮扶”。为县内重点工业、食品生产等企业提供计量法律法规咨询,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质增效。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企业送检设备“随到随检”、快速出证,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组织计量技术人员深入全县6家重点用能单位指导完成能源计量自查工作,帮助指导完成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自查。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智慧监管”效能。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建立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一机一码”信息化管理档案,实现检定状态在线可查,提升监管透明度和效率。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公平复称台”等方式,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形成“市场主体自律、监管部门监管、社会各界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王红玲)        


县政务服务中心:“四链融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迭代升级


机制创新,构建政务新生态。建立“提级调度+插旗督导”机制,创新“牵头部门+服务团队+优化方案”服务模式,整合11个部门单位设立15个“一件事”专窗,打造“一窗通办”专区。至目前,全县线上线下累计办件量突破1.7万件,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平均压减77%以上。承接公布省市级方案43个,制定县级方案4个,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二维码手册24册。公布容缺受理事项111项、负面清单34项,推动1662项事项“应进尽进”。选聘20名体验官沉浸式体验,发现并整改堵点问题7个,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向“需求导向”的根本性转变。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新格局。建成统一电子证照库,归集电子证照70.9万条,证照签章率和政务数据挂接率达100%。围绕人社、教育、卫生等领域,推动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甘快办”APP事项加载率100%。深度拓展场景应用,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床边参保”,生育津贴支付20日内办结;“退休一件事”线上线下共办结172件,受理率、办结率均达100%;企业开办赠送“开办大礼包”1339套,节约成本37.49万元;货运准入材料精简至6项,办理时限压缩75%。上线“数字政务门牌”,联通县乡村三级,梳理100项高频事项攻略。服务增值,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打包办”“关联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市政报装材料由27份压减至4份,公积金贷款19项材料实现“零要件”办理。通过“政策画像”向1174户纳税人精准推送“红利账单”。适老化改造补贴“免申即享”,线上申请629户,兑付406户92.9万元,材料精简70%。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优服务”活动,在“挑刺”“把脉”中寻找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痛点问题35条,解决问题35条。特色服务,构建惠民新模式。在城北工业园区新设大厅,提供26项帮代办服务,落实企业建议32条。围绕“小卡片、大民生”核心理念,积极探索社保卡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全链条贯通和全场景应用,实现22项人社待遇“一卡通办”,95%人社业务“一网通办”,拓展应用惠及全县22万持卡群众。加力推动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改革,累计办理登记28笔,涉及金额477万元,平均办结时间缩至1个工作日。

(县政务服务中心  贺洪涛  吴婷)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