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艾黎文化旅游景区

路易·艾黎与茅盾的书信之缘

发表日期:2025-10-05 11:26 作者:山丹艾黎纪念馆
来源:甘肃山丹

在山丹艾黎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茅盾同志:

王同志给我看了您为我的译作《白居易诗选》所做的序。我真诚地感谢您对我的肯定和赞扬。您的学术论述不但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兴趣,提升了作品价值,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人们尊重和敬佩您。您的序言清晰有力,对于那些在过去四十年里追随着您的步伐前行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路易·艾黎

北京台基厂

19781124

这是19781124日,路易·艾黎写给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信。那年深秋的北京,微风带着些许凉意,却吹不散一封书信里的热忱。这封看似简单的书信,字里行间激荡着跨越中西、纵贯岁月的文学共鸣。彼时,中国文坛正从漫长的沉寂中苏醒,而艾黎这位在中国扎根半个多世纪的国际友人,与中国现代的文学巨匠,因一本《白居易诗选》的译作,演绎出一段别致的文坛佳话。

艾黎对中国文学的热爱,是浸在骨子里的。他一生著述翻译作品近70部,在工合运动的奔波途中,在创办培黎学校的闲暇时间,在定居北京的工作之余,他始终如醉如痴,辛勤写作。当他着手翻译白居易的诗歌时,或许未曾想过,这份他自谦的“拙作”会因茅盾的序言而熠熠生辉。

艾黎在信中坦言,读到茅盾的序言时,心中万分感激。这份感激,源于茅盾对他译作的肯定,更源于那份跨越语言与国界的理解。茅盾的序言里,既有对白居易诗歌时代背景的学术论述,又有对艾黎翻译工作的褒扬,让这部译作在世界各地的读者眼中,价值倍增。艾黎追随茅盾的文学脚步四十余载,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愈发深厚的钦佩与敬意,这份情感,是一个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学大家的仰望,更是两种文学传统在碰撞中产生的火花。1978年的中国,文化交流的闸门刚刚开启,茅盾以其文坛泰斗的身份,为一位外国译者的古典诗歌译作作序,其意义早已超越序言本身。这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助力,是对文学无国界的践行,更是对艾黎多年中国情缘的认可。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这样的情谊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他们以文学为媒,在东西方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白居易的诗歌,让中国的文学,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如今,再读这封书信,纸页泛黄却情意如初。它不仅是艾黎与茅盾个人交往的见证,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世界文学拥抱中国的一个缩影。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