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2》】经济管理——应急工作

发表日期:2025-08-18 15:24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应急工作


【概况】    山丹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于2019年2月,为县政府组成部门、正科级建制,负责全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内设办公室、综合减灾股、科技和信息管理股、危化企业安全监督管理股、工贸企业安全监督管理股、矿山安全监督管理股、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7个股室。核定行政编制9人,科级领导职数3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机关后勤事业编制1人。下属事业单位3个:县应急保障服务中心,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5人,其中科级领导职数3人(正科级1人、副科级2人);县煤炭工业管理局,保留原核定自收自支事业编制18人,其中科级领导职数3人(正科级1人、副科级2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察执法大队,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0人,其中科级领导职数2人(正科级1人、副科级1人)。

【安全生产指标】    全县发生纳入统计的生产安全事故15起,死亡3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0.2万元,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1.8%、50%、99.8%,受伤人数持平,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三降一平”。15起事故全部是道路交通事故,其他行业领域均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是全市唯一一个除道路交通领域外,其他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县区。

【自然灾害指标】    发生自然灾害3次(风雹1次,干旱1次、雪灾1次),造成7个乡镇75个村和中农发山丹马场、山丹农场3772户11589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972.02公顷,成灾面积1723.0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86.72万元,受灾群众均得到妥善安置和及时救助。

【综合安全监管】    组织全县86个部门和单位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县委常委会会议9次、县政府常务会议9次专题安排部署和研究解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召开县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5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1次,安排部署全年及阶段性重点工作。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61户次,排查隐患866条、整改850条、整改率98.1%,罚款31万元。组织16个行业主管部门组成9个专项检查组,对全县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建筑施工等9个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2轮,实地核查16个自然灾害点。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4户煤矿投入安全费用588万元,危化、工贸等69户企业投入安全费用980万元。县委、县政府与全县8个乡镇、24个安委会成员单位签订《山丹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量化各乡镇、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范围和目标任务。县财政拨付安全生产专项经费50万元、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运行经费60万元,应急管理经费得到保障。

【矿山安全监管】    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一通三防”等专项行动。组织煤矿从业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6场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5场次,进行安全宣誓和签名等活动。与各煤矿企业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分片,干部联矿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督促检查力度,落实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整改、复查闭环工作,查出安全隐患327条、整改率99.4%。实行专家查隐患,部门下指令,企业抓整改的安全工作模式,省安科院专家组对全县煤矿开展5轮安全生产专业化检查服务,查出隐患205项,并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修订完善《山丹县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4户煤矿及时修订企业应急预案及相关现场处置方案,指导企业常态化开展应急预案检验性演练。

【危化和工贸企业安全监管】    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检查企业106户次,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256条,处罚2户、罚款1.5万元;制定《山丹县白酒制造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全县白酒制造企业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专家意见及《酒厂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2轮,没收各类非法烟花爆竹1449件;联合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发改局等部门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检查4户加气站、2户液化气站、2户燃气经营企业及1户管道作业区、10户大型燃气使用单位及用户。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5户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标准。督促5户新、改、扩项目办理安全生产“三同时”手续。换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32户;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3户(农药)。

【基层基础建设】    8个乡镇均已成立社会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城北工业园区挂牌成立应急管理所和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确保正常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每个乡镇及工业园区配备4—5名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初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的应急管理体制。111个行政村、6个社区配备应急协管员300多人;聘任防震减灾工作助理员8人、灾情速报员56人、防震减灾宣传员31人、观测员110人,实现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化。

【地震防灾减灾】    紧盯春节、清明节等重点节日,制定印发《山丹县人民政府2021年度森林草原防火命令》《山丹县森林草原禁火令》等文件,压实防火责任,及时消除隐患。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派出检查督导组5个,设立检查站22个,出动人员63人次,排查整治森林草原火灾隐患41处。加强森林草原重点区域防范和重点时段管控,与各乡镇、各专兼职护林员、草管员、林草区放牧户等责任人签订护林防火合同715份、坟地防火合同320份;设置检查站75个,上岗生态护林员298人。加强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116条。排查全县12座水库及防洪工程、5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及135.8千米城市排水管网等汛期隐患。编制印刷《山丹县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手册》,修订完善《2021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山丹县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山丹县地震应急预案》,调整充实观测员、观测点、速报员、速报点,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加强地震灾害群防群策能力。制定《山丹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和处置机制。开展资源清查,清查上报综合减灾资源、55个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点、次生矿山事故危险源数据。完成162处承灾体、1520条减灾能力(含家庭减灾能力)、707条历史灾害信息的现场调查和质检审核工作。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购置各类应急物资8000余套,充实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疫情期间,调配各类应急救灾物资4130件(套),保障隔离点和管控点应急物资供应。与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签订救援协议,依托企业建立半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4支,争取专业森林消防救援队伍装备资金38.6万元,为县消防救援大队及各类半专业化队伍配备救援装备177套(件),开展救援力量和装备使用培训12场次,购置快装智能高速移动摄像机2台,实现现场监控数据及时汇集到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山丹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和处置机制,建立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和灾情报告应急响应体系。构建县、乡镇、村社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8个乡镇成立以民兵预备役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6个社区成立由260人组成的地震应急社区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应急救援体系。妥善处置“4.25过境危化车辆粗苯泄漏事故”“5.20过境车辆自燃事故”等突发事件。修订《山丹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8个乡镇和24个部门对56个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开展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无预案应急拉动演练、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校园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演练等县级层面应急演练,组织各有关部门开展自然灾害类应急演练30场次,安全生产类演练63场次。

【安全文化建设】    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巡回讲座,在甘肃山丹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山丹青龙节水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开展“以案说法”安全培训,培训人员600多人。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组织各乡镇、部门、企业、学校、医院、村社等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测测你的安全力”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通过“两微一端”定期发布安全动态信息和应急科普知识、及时发送重要安全提示信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多份,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构建全民安全防灾教育体系。

县应急管理局

局长:赵振宏

副局长:陈 军 陈永伟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察执法大队

大队长:陈玉斌

副大队长:沈健

县煤炭工业管理局

局长:石文经副局长:张九鸿

县应急保障服务中心

主任:张宏荣

(撰稿:吕志鹏)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