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年鉴2022》】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协会
科学技术协会
【概况】 山丹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是县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2019年新增科技馆、科普工作队2个事业单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科协行政编制3人;下属事业单位(山丹科技馆)有5人,临聘讲解员6人。
【科技馆建设】 科技馆主体展区位于山丹县“七馆”一层,总建筑面积7104.92平方米,实际布展面积约6957平方米。由序厅、城市规划厅(城市规划馆)、奇妙的生命、基础科学、防震减灾、军事科技、儿童乐园、4D影院、数字科技馆、青少年创客中心、临时展厅、学术报告厅等12个展区(展厅)组成。2019年10月,展厅展品展项安装调试完毕,2020年5月4D影院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21年7月被张掖市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张掖2021—2025科普教育基地,年内接待游客9万人次。
【青少年科普】 5月12日—16日在山丹育才中学举办第二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暨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甘肃赛区)选拔赛,推动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融合发展。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张掖市科协,在清泉学校举办“众心向党·科技伴我成长”甘肃机械科普知识进校园等活动。科技馆作为张掖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创客中心特色活动、研学旅行科技实践活动、科普进校园活动等各类“馆校融合”科普专场活动21场次。
5月28日,县科协开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系列活动
【科普活动】 在龙首广场开展“学雷锋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集中宣传、反邪教集中宣传教育以及文明礼仪宣传、文明行为劝导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在科技馆组织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山丹县第六轮巡展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六进”宣传活动40场次、受益6万多人,全年行驶2200公里。走进陈户镇范营小学、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清泉镇北滩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和关爱残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机器人表演、VR体验、模型拼装、科普讲解等欢快的互动和精彩的展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组织科普大篷车走进山丹大佛寺,向往来游客及寺庙僧人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反邪教常识、法律法规等内容,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疫情期间,大篷车进4个社区、13个居民小区、2个乡镇8个行政村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科普宣传活动。在山丹县祝福油脂公司开展“科普大篷车进企业”应急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0余册。
9月17日,县科协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科普战“疫”】 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宣传,落实责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山丹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新山丹APP订阅号、“山丹科技馆”抖音号等平台优势,发掘“科普中国” 等媒体平台时效新颖的科普资源,推送疫情防控专题科普文章200余篇,制作并推送各类短视频80多个,浏览点击量超过8万人次。悬挂宣传横幅4条,制作疫情防控科普展板12块,并在居民小区循环展出。在全县集中隔离酒店建立微信群,每天不定时向集中隔离人员推送健康生活、科学防疫、心情调适等科普常识,引导被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保持愉悦舒适的心情,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消除恐慌情绪。号召部分农技协(联合会)捐助价值30000多元物资,慰问医务工作者、执勤民警、媒体记者、小区志愿者等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600余人,用实际行动汇聚协会力量,传递全民抗疫温暖。
【科技服务】 组织科技工作者调研指导山丹县鑫业黄参种植协会、山丹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联合会、山丹县丹源农牧科普示范基地3个基层农技协会运行情况,解决农技协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组织科普工作队、农业科技工作者、市县农林学会科技专家多次到陈户镇寺沟村、位奇镇朱湾村、山丹县鑫业黄参种植协会、陈户镇枸杞种植基地等地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和实用技术指导6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品质不高、产量低下等技术难题。年内,培训指导服务群众1200多人次,发放宣传技术资料3000余份,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成功申报2021年农技协品牌建设项目2个和2021年张掖市基层农技协转型升级项目1个,推动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县科协
主 席:曹植发
(撰稿:杨金会 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