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年鉴2022》】职业教育——培黎职业学院
培黎职业学院
【概况】 培黎职业学院校园占地面积604.33亩,建筑面积13.6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59亿元。年内,学院有党政群团11个、教学单位5个、教辅及科研机构8个;开设专业11个、申请并获批专业5个;建有校内实训室39个,校外实训基地9个。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在校全日制专科生1007人,扩招813人。
【教学工作】 组建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修订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完善33项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组织教师申报省级教育部门研究课题11项,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实施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培育,立项校级课题7项。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等2个专业探索使用工作手册式教材,在软件技术、大数据等5个专业推广项目化课程教学,引进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举办甘肃省培黎杯互联网+新职业技能竞赛,承办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选拔赛。
【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引导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招聘、选调教职工23人,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6人;选派教师16人到省内5所支援院校、广东5所帮扶院校和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等交流学习;累计选派260人次参加“国培”“省培”等学习培训。组织教师30多人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活动,9人在各类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1人获国家级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学生工作】 组建7支招生队,分赴全省各地开展招生宣传5轮次,完成招生1827人。制定《培黎职业学院辅导员管理办法》《培黎职业学院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细则》《培黎职业学院助学金评选及发放办法》等制度,评选奖励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助学金160人、国际励志奖学金14人、特困生补助1人、2020级建档立卡免学费和书本费29人、华天奖学金9人,累计资助资金89.6万元。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与大连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合作,建设培黎职业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与甘肃天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校内合作共建高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创新中心和现代智能种薯繁育温室;与天水华天科技公司、吉利长兴变速器有限公司,开展人才订单培养等合作;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和张掖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学生实训基地。
国际合作 与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巴基斯坦青年基金会签署四方协议,采取“2+1”境外境内分段教学形式,为巴基斯坦现代农业提供高质量、定制化职业技能人才。
【办学条件】 推进学院二期项目,1幢教学实训楼、2幢学生公寓及二号运动场建成投运,二号餐厅和6号学生公寓启动建设。与农行张掖分行签订“智慧校园”项目合作协议,完成基础平台、物联网平台等系统安装,安装金融加密机、翼闸通道机、电子班牌等设备71台。
【社会服务】 承担市县SYB创业培训、退伍军人适应性能力提升等各类社会培训18班次1402人,发挥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功能作用。
【党建和思政工作】 组建成立机关党支部2个、院系教师党支部6个,有党员53人;推进“培黎之光”党建品牌创建;组建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举办“培黎大讲堂”。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和“重温老校长习仲勋回信精神”“大国工匠进校园”“南梁精神进校园”等特色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以山丹培黎学校发展历史为背景编排的情景剧《丹辉培黎》公开演出。
【疫情防控】 学院调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预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预案》,坚持晨午检、零报告制度,管控出入校园人员,常态化做好防控工作。10月属地遭遇疫情后,召开20余次疫情防控推进会和调度会部署院校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封闭校园、线上授课等方式予以应对,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
培黎职业学院
党委书记:杨城
党委副书记、院长:彭东军
党委副书记:史千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吴晟
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全民 张建红
(撰稿:杨城 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