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2》】文体广旅——融媒体服务

发表日期:2025-10-28 20:59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融媒体服务


【概况】    县融媒体中心是县属唯一媒体机构,承担省微波中心的全套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中央、省市县21套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覆盖传输工作,主要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和政府媒体单位的喉舌作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管理瞭高山和绣花庙2个微波台站。有工作人员35人,其中全额财政26人、财政定补人员6人、自收自支人员3人;初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

【优化平台】    开设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企鹅媒体、抖音等社交媒体账号为一体的移动传播矩阵,提高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指标的发稿数、原创数、阅读量、评论量、点赞量,增强发布内容可读性;打造刷屏融媒体产品,利用短视频、微电影、直播、快闪、H5、VR全景等传播手段,形成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多元传播体系。新山丹APP发布稿件3.1万篇,阅读量350万,分享9.6万次,留言评论6.6万多条,下载用户3.8万人次。今日山丹微信公众号发布稿件6000多篇,浏览量841万多次。抖音账号“丝路话语”粉丝突破230万,发布短视频1.2万多篇,点赞5400多万,播放量达7.2亿次。头条号发稿7000多篇,浏览量1000万次。完成《山丹新闻》358期1200条,其中市台播出山丹新闻410条、省台播出37条、中央电视台播出7条。广播设9档栏目,制作播出广播165期1400条,省广播电台播出18条,市广播电台播出210条。《甘肃山丹:公路部门及时排险保畅》《甘肃山丹:抗低温 农业大棚取暖有妙招》《甘肃山丹:家乡的味道 新型花样馍馍悄然走俏》等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创作推出《日出山丹》《唱支山歌给党听》《深秋中的一抹志愿红》《疫去安来催我奋进》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精品栏目和作品,深受百姓欢迎。

山丹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

【服务群众】    开发新山丹APP服务功能,拓展“新闻+政务”“新闻+民生”“新闻+电商”“新闻+消费”等服务领域,以超链接接入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山丹子站,开通问政爆料通道、山丹同城、找专家等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入驻山丹农林牧、医疗卫生、法律、创业等各行各业专家80多人,入驻商家900多家,发布便民信息3万多条,浏览量900多万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与县教育局合作,以新山丹云平台和山丹手机台为载体,上线“新山丹APP——云教育平台”,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及时为中小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开设招聘入口,搜集整理省、市、县人社劳务用工信息,发布职位近万个,为外出务工人员搭建招聘平台。回复群众留言1万多条,答疑解惑群众生活生产各类问题,利用宣传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售卖难的问题。

【智慧旅游】    依托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矩阵,加大文旅新闻采编力度,宣传山丹浓厚的文化底蕴、人文资源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今日山丹、山丹头条微信公众平台开设行摄山丹、山丹文苑、山丹旅游等栏目,发布图文、视频1.3万篇,积极推荐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发布,全网访问量逾千万。在“新山丹APP”开设游山丹和文艺频道,下设景点路线、攻略游记、美食特产、住宿交通、山丹文苑、山丹故事、山丹民俗、影像山丹等子栏目,编辑撰写上传图文、视频4585篇,全方位宣传山丹,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巩固山丹旅游品牌。在山丹手机台设立文化旅游体育直播频道,全程直播全县重大会议、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等。拍摄制作《祁连山下》《行摄山丹》等文化旅游宣传专题片,开设《疫情防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县域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清新淡雅·精致山丹》等栏目,提升山丹旅游品牌的对外知名度及美誉度。

【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干部考勤考核、干部请销假、干部外出报告、音像资料调阅等20多项管理制度,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制定出台《山丹县融媒体中心奖惩激励办法》,实行工资与考核挂钩,按照“以岗定人、人岗相适”的原则,推动新闻内容、技术应用、平台分发、人才队伍融合,根据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内部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培训采编人员95人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县融媒体中心

主任:彭仁

副主任:杨建刚   黄东亮

县广播电视台

副台长:黄勇胜

(撰稿:陈海)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