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2》】医疗卫生——卫生健康

发表日期:2025-11-05 18:14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卫生健康


【概况】    全县设置卫生健康机构328个,其中县级机构8个;股级建制机构2个(县药品配送服务中心,县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副科级建制机构1个(县卫生健康教育所);乡镇级机构26个(卫生健康办8所,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卫生院3所,分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计生协会8个);村级机构211个(卫生室94所、计生协会117个);其他机构80个(民营医院1所,厂矿企业医疗机构5所,城乡个体诊所69所,集贸市场计生协会1个,企业计生协会4个)。各医疗卫生机构有编制床位1449张,实有床位1453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7张。年内,有正式干部职工638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21人、注册护士653人、药师(士)41人、技师(士)7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58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人。

【公共卫生服务】    上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新冠肺炎4例,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752例,无死亡病例。完成基础免疫接种13330剂次,免疫接种7048人,完成扩大免疫接种10821剂次,无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发生。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3972份,建档率96.4%;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21335人,健康体检16550人,体检率77.57%;管理高血压患者19905人、糖尿病患者4629人、肺结核患者4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68人,规范管理率为81.96%、81.21%、97.78%、94.2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21%,早孕建册率95.7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6.83%,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4.69%,新生儿死亡率3.05‰,婴儿死亡率5.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9‰,无孕产妇死亡。“两癌”筛查3600名妇女,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100%。开展应急培训演练54场次。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挂牌成立护理、检验、超声诊断、放射医学、合理用药、医院感染管理6个质控中心,提升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县人民医院推动5个县域医学中心、5个县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3家县级公立医院与省内外三级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19个,与乡镇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县域医共体2个;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推行,简化群众看病环节,实现县级医疗机构信息化服务;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启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实现居民电子健康卡全覆盖。年内,获“全省优秀医师”称号2人、“全市优秀医师”称号5人、“全市优秀护士”称号5人,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87人。9所乡镇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所、国家基本标准8所。


2021年度全省、全市优秀医师

    姓

单位及职务

授予单位

备注

陈青芳

山丹县人民医院心脑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省优秀医师

汪  杰

山丹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省优秀医师

谭  兴

山丹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市优秀医师

何  江

山丹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市优秀医师

张德彪

山丹县清泉镇卫生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市优秀医师

杜文波

山丹县陈户中心卫生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市优秀医师

陈述志

山丹县李桥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全市优秀医师


2021年度全市优秀护士

  姓

单位及职务

授予单位

胡秀珍

山丹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赵清玲

山丹县妇幼保健院院感科主管护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何秀红

山丹县中医医院副主任护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曹寅凤

山丹县大马营中心卫生院公卫科护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毛雅琼

山丹县位奇镇卫生院主管护师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扶贫】    基本医疗保障   围绕医疗机构“三个一”(贫困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医务人员“三合格”[县医院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乡镇卫生院至少

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或全科医师、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医疗能力“三条线”(贫困县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达到《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村卫生室达到《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的标准,加强健康扶贫工作。91个村卫生室达到分类建设标准,配备合格乡村医生,配置诊查床、听诊器等诊疗设备和80种药品;9个乡镇卫生院设施健全、科室齐全,均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转诊等职责;2个县级医院通过新标准等级评审,临床医疗科室配齐执业医师。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1所卫生院分院均按科室进行规范设置,每所卫生院至少都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医疗设备设施能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初步诊断、急诊救治及转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健康帮扶政策   落实脱贫人群、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边缘易致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做到应签尽签;落实慢性“四病”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做到应管尽管;为患有30种重大疾病的脱贫人群、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落实大病专项救治政策,做到应治尽治。各医疗机构执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患者入院时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时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医疗费用)。

【中医药工作】    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成果,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健全中医药体系,县中医医院设置病床300张、病区8个、中药房2个、煎药室1个、临床医技科室8个、职能科室8个,配备中医诊疗设备48台(件),共建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余个,开展针刺、艾灸、推拿按摩、捏脊、火罐、热敷、熏洗、按摩、刮痧、足浴、药浴等中医诊疗项目60种,中医预防保健技术20余项,优质中医护理病房覆盖率100%。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奠定基础。县人民医院健全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会诊机制,门诊及住院部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服务逐年增多,开设中医病床100张、提供中医药服务项目46种以上,中医服务覆盖全部临床科室,拥有中医特色诊疗设备50多台件,建成省级针灸专科联盟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药房、煎药室独立设置,中医科、中药房管理规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5项以上,推广覆盖率100%。94个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诊疗、健康干预服务,掌握并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项、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6项以上,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得到发挥。落实中医药三级师承教育任务,遴选第四批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11人、继承人22人。

【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    推动二、三孩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全年总出生1106人,出生率5.38‰,人口自然增长率1.77‰,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率97.61%,出生人口性别比103.31。生育登记745对夫妇、办理网上再生育审批22对、申报病残儿医学鉴定2对,为2623户计生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80对,高风险评估244人,完成率150%。免费发放叶酸1562人份7864瓶,达到国家目标值;免费发放避孕药具5006人次,实施基本避孕手术1644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3600人。落实奖励扶助836人90.288万元,特别扶助165人90万元,失独家庭14户24人26万元、失独家庭住院护理补助14人1.96万元,特困救助18户2.2万元;发放农村独生子女免费奖励费454户4.6365万元,城镇职工退休一次性奖励109人10.55万元。

【职业健康工作】    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9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96.5%,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98%。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100%,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100%,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覆盖率100%。

【爱国卫生运动】    巩固省级卫生县城的创建成果,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8个、卫生社区6个、卫生村45个、卫生单位23个,市级卫生村90个、卫生单位82个。结合城市更新“十大专项行动”,开展病媒微生物防范控制、检测工作,新建、改建卫生户厕2800座;累计创建省级无烟学校1个、市级无烟单位27个;第一批次申报的34个党政机关、20个医疗卫生机构、27 所学校均命名挂牌;考核验收首批申报的党政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党政机关、12所学校、19家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建设标准,抽查合格率98%以上。

【计生协会工作】    推进计生协改革,调整完善乡、村(社区)计生协会机构设置,优化会员结构。全县有乡级计生协组织8个,设会长8人、专职副会长8人、专(兼)职工作人员13人、理事98人;村级计生协组织117个,设会长117人、专职副会长117人、秘书长117人、理事975人,有协会会员15609人。

【红十字会工作】    成立红十字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8个乡镇、6个社区、19个学校、13个医院成立基层红十字会;召开县级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第一届领导机构。开展应急救护培训20场次,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30人,先心病患儿免费检查42人,资助1名白血病儿童3万元,定向资助大学生30名15万元,接收并规范使用疫情防控捐赠资金663万元,县红十字会被命名为“全省先进县级红十字会”。

【健康促进和医养融合】    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六进”活动、“三减三健”健康科普行动;电视台《健康百科》栏目稳定开播;健康教育县级巡讲12场次、乡级讲座140场次、公众咨询121场次,健康沙龙1214场次,受益93542人次;播放音像资料134种3495次,发放印刷资料175种14万余份。建成健康广场2个、健康公园1个、健康步道4个,设置宣传栏173个,刷写健康文化墙472块6393.8平方米。城乡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素养监测水平为95%、20%以上。建设省级医养结合先行示范县,印发《山丹县“智慧助老”行动工作方案》,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走访慰问90岁以上高龄老人16户、申请财政资金14.04万元,为7020名75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县人寿公司全年赔付意外伤害医疗保险5.61万元;为80~99岁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1948人58.9万元,落实医养结合与失能老人评估经费8.21万元。在甘肃老龄杂志投稿15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疫情防控】    规范设置定点救治医院、后备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酒店和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各1家(座);建成投运核酸检测试验室2个、储备综合流调队伍5支、专业消杀队伍1支、医疗救治队伍1支及核酸采样人员665人、检测人员32人;开展重点人员、场所、物品核酸检测,累计摸排管控外地来(返)丹人员42961人,落实“应检尽检”人群核酸检测125632人份,市场及监所等重点场所环境采样检测1668份、食品表面采样检测5633份。完成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中医医院“非绿码”患者门诊和9家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改造,规范设置156个核酸采样点,开展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913018人份,筛查救治患者4人,累计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2354人。免费发放中药预防汤剂“岐黄避瘟汤”2860副,开设24小时“愿检尽检”核酸检测点,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

【党建工作】    制定印发《2021年全县卫生系统党建工作要点》,与系统内1个党委、13个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学习12次、研讨交流78人次,推进“党建领航”医疗质量提升“七大行动”书记项目实施。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立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党委,修订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章程及议事规则,初步构建党委集体领导、院长行政负责、成员分工合作、职工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选优配强卫生系统19个党组织书记、选拔19名业务骨干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年内,发展党员15人、预备党员转正6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人。

县卫生健康局

党组书记、局长:郭冀光(10月任止)   秦世全(10月始任)

党组成员:刘万里

党组成员、副局长:尹子鑫    周丽

县计划生育协会

会长:陈龙(11月任止)

副会长:王 娟

县红十字会

会长:吴金照

副会长:赵葵花

县卫生健康教育所

所长:彭世泽

(撰稿:韩艳琴)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