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2》】医疗卫生——​县人民医院

发表日期:2025-11-12 18:22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县人民医院


【概况】    县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爱婴医院,是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河西学院医学院、武威卫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年内,有工作人员415人(专业技术人员380人),设置病床620张,拥有9个职能科室、18个临床专业科室、7个医技科室,年门诊量15.6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4万余人次,每年开展各类手术2000余台。

【基建项目】    实施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中央投资7598万元,总建筑面积21706.2平方米,年内已完成主体工程等建设任务。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000万元,以心电、胸痛、卒中、影像、创伤中心等为主要内容,实施山丹县县域医学中心及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项目,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力度。

【教学科研】    发挥骨科、消化内科和儿科等甘肃省县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肝胆胰外科、妇产科等重点学科建设,形成技术、人才、管理、服务的品牌优势,推进品牌科室建设。按照“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的发展目标,推进外科技术结构性提升和诊疗质量全面升级。选派69名业务骨干赴上海儿童医院、上海徐汇区医院和省级医院进修、培训,为学科建设注入活力。注重新技术、新设备应用,鼓励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开展新项目,发挥传帮带作用,填补技术空白,拓展业务范围,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开展小肠低张造影CT增强检查在小肠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骨折等新技术,评出院内进步奖、新项目9项,专业人员发表论文20篇、专著2部。

【医疗质量管理】    完善医疗组织架构、三级质控体系,落实院科两级协同管理,加强日常医疗质控监管。坚持每周2次院领导行政业务查房制度,现场评估诊疗质量、规章制度落实、医疗文书书写、合理用药等,指导科室持续改进。每月对环节质量和医疗安全开展专项检查1次,针对围手术期管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危重患者转诊、医疗技术准入等关键点,及时整改发现问题。落实夜查房、总值班节假日查岗、各科室环节质量专项检查制度。严格术前讨论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推行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开展疑难病例院内讨论与会诊、远程会诊,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确保医疗安全。落实病历书写规范,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诊疗情况,严格按照电子病历管理要求加强病案管理,限时归档。结合县级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细则,完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诊疗行为。

【护理工作】    规范护理质控、专科小组、8S管理、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患者风险评估及管理、特殊护理单元监测及管理等操作流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护理质量控制督查不留死角,建立适合实际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护理队伍体系建设,发挥院内专科护理小组及专科护士作用,在原有4个专科护理小组基础上成立VTE和手术室2个专科护理小组,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能力。发挥院内技能培训小组作用,加强护理队伍技能培训,提升护理安全服务意识。加强培训与实战演练,完善患者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升护理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急救药品及医疗设备管理,确保急救工作安全运行。巩固8S管理成效,强化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规范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等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认识疾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开展星级护士和每季度科室最满意护士评选,护理质控技能大赛,护理知识竞赛,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静脉留置针技能竞赛等活动,增强护理队伍凝聚力。

【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中心标准化创建,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初步审核进入专家网审阶段,初步建立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缩短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力量,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应急救治水平。推行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综合评估危重疑难病人病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推动学科间协作和发展,提升综合救治水平。开展医疗理论知识竞赛、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综合救治和科室间协调配合能力。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业务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修订完善《山丹县人民医院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把生产安全、医疗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等具体工作落实到科室、个人,做到考核有标准、检查有尺度、奖惩有依据;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邀请甘肃新鼎安消防知识宣传中心张掖分中心教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防控技能。加大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急救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综合救治能力。

【中医药建设】    加强中西医结合一级临床科室建设和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建设中医专科专病、人才队伍、中医药文化,完善中医科室与其它临床科室配合协作机制。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在骨关节疾病、创伤治疗及内科、妇科、儿科等区域开展中医治疗、中西结合治疗。开展三伏天、三九天“天灸疗法”“冬病夏治”等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医德医风建设】    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为准绳,落实医德考评、医德医风满意度调查、有奖举报、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十不准”等制度,做好医德教育。通过患者留言本、意见箱、问卷调查表、征求意见卡、电话回访等方式和信息反馈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年内,出院患者8957人、回访4586人次、回访率51.2%,患者满意度98%以上;收到锦旗23面、表扬信7封,医务人员拒收“红包”7人3900元。

【疫情防控】    修订完善《山丹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科学规划调整医院科室布局,增派专业引导咨询和安保人员,建立应急值守、监测报告、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抽调32名医护人员支援甘州区南街社区全民核酸采样工作;抽调2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36个采样小组完成全县七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举办全员专题、一线人员实操、重点科室规范化等培训,跟进学习最新诊疗方案、防控方案、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控知识。反复培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做到考试考核合格、执行标准规范、防范措施严格、医疗救治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制定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采集检测应急工作预案,提升应对突发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投资348万元购置方舱CT,开展核酸检测502898人次;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接诊发热病人1464人次,留观发热患者109人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51849人次。在全县疫情防控大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中,分别取得院感防控核心业务竞赛、核酸检测核心业务竞赛团体一等奖,消毒消杀核心业务竞赛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

【党建工作】    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做优做强学科优势,增强医疗技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党员赴艾黎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和八步沙林场参观学习,引导党员修好党史“必修课”。编排“初心薪火相传,使命永担在肩”红色题材舞蹈,组织145名职工代表卫生系统参加山丹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歌大赛,取得决赛二等奖。在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县卫生健康局联合举办的“十四五”劳动竞赛暨卫生健康系统“学党史·践初心·强本领·促发展”卫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团体一等奖3项,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7人。开展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外科党支部获“张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举办“无偿献血、医护先行”活动,赴乡镇、社区、广场举办群众性健康知识讲座、卒中预防宣教、现场急救培训、健康咨询、义诊等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生根。


撰稿:陈嵩山)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